唐代:白居易
种zhǒng桃táo杏xìng--白bái居jū易yì
无wú论lùn海hǎi角jiǎo与yǔ天tiān涯yá,,大dà抵dǐ心xīn安ān即jí是shì家jiā。。路lù远yuǎn谁shuí能néng念niàn乡xiāng曲qū,,
年nián深shēn兼jiān欲yù忘wàng京jīng华huá。。忠zhōng州zhōu且qiě作zuò三sān年nián计jì,,种zhǒng杏xìng栽zāi桃táo拟nǐ待dài花huā。。
上一首:纳兰性德《如梦令·万帐穹庐人醉》
下一首:晁补之《临江仙·绿暗汀洲三月暮》
唐代·白居易的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