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:吕温
贞zhēn元yuán十shí四sì年nián旱hàn甚shén见jiàn权quán门mén移yí芍sháo药yào花huā--吕lǚ温wēn
绿lǜ原yuán青qīng垄lǒng渐jiàn成chéng尘chén,,汲jí井jǐng开kāi园yuán日rì日rì新xīn。。
四sì月yuè带dài花huā移yí芍sháo药yào,,不bù知zhī忧yōu国guó是shì何hé人rén。。
上一首:陆游《诉衷情·青衫初入九重城》
下一首:韦庄《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》
唐代·吕温的简介
吕温(771~811) 字和叔,又字化光,唐河中(今永济市)人。德宗贞元十四年(798)进士,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,授集贤殿校书郎。贞元十九年(803),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。贞元二十年夏,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,在吐蕃滞留经年。顺宗即位,王叔文用事,他因在蕃中,未能参与“永贞革新”。永贞元年 (805)秋,使还,转户部员外郎。历司封员外郎、刑部郎中。元和三年 (808)秋,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,贬道州刺史,后徙衡州,甚有政声,世称“吕衡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