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:杜甫
客kè亭tíng--杜dù甫fǔ
秋qiū窗chuāng犹yóu曙shǔ色sè,,落luò木mù更gèng天tiān风fēng。。
日rì出chū寒hán山shān外wài,,江jiāng流liú宿sù雾wù中zhōng。。
圣shèng朝cháo无wú弃qì物wù,,老lǎo病bìng已yǐ成chéng翁wēng。。
多duō少shǎo残cán生shēng事shì,,飘piāo零líng任rèn转zhuǎn蓬péng。。
上一首:杜甫《堂成》
下一首:白居易《浪淘沙·一泊沙来一泊去》
唐代·杜甫的简介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