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>成语词典蜀鄙二僧蜀鄙二僧的故事

蜀鄙二僧的成语故事


蜀鄙二僧

拼音shǔ bǐ èr sēng

基本解释蜀:四川;鄙:边境;僧:和尚。比喻穷与富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。

出处《白鹤堂时文集》:“蜀之鄙有二僧,其一贫,其一富。”


蜀鄙二僧的典故

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,穷和尚对富和尚说要到几千里远的南海去,富和尚问他靠什么去。穷和尚表示只靠一个水瓶和一个饭碗。富和尚不屑一顾地说自己想买一条船去南海都没去成。一年后,穷和尚从南海回来,富和尚只好满脸愧色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蜀鄙二僧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实至名归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15回:“敦伦修行,终受当事之知;实至名归,反作终身之玷。”
干净利落 赵树理《李家庄的变迁》:“不是老人家,谁能做这样干净利落?”
犀牛望月 《关尹子 五鉴》:“譬如犀牛望月,月形入角,特因识生,始有月形,而彼真月,初不在角。”
杨柳依依
无时无刻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:“自是行忘止,食忘餐,却像掉了一件东西的,无时无刻不在心上。”
人心归向 《晋书·熊远传》:“人心所归,惟道与义。”
仁义道德 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后之人,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,孰从而听之。”
兴高采烈 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 体性》:“叔夜俊侠,故兴高而采烈。”
将功折罪 元 无名氏《隔江斗智》楔子:“如今权饶你将功折罪,点起人马,随我追赶出来。”
牛骥同槽 汉·焦赣《易林·升之小畜》:“牛骥同槽,郭氏以亡。”